今天晨间体锻,孩子们来到柏油路这边骑起了小车。
砚璘骑了一圈后,把车子送回了“车库”,然后走到红绿灯这边,他说:“今天这儿没有警察,我来当警察吧!”
于是,当其他孩子骑着小车来到红绿灯前时,砚璘会提醒大家这时候是红灯还是绿灯,并对没有按照指示灯及时作出反应的同伴予以相应的提醒。
当又一波人骑车来到红绿灯前时,砚璘对他们大声说到“停车”,然后走到他们面前,右手作握拳状伸到沁妤面前,对她说到:“吹口气,我在查酒驾。”沁妤愣了一下,没有任何反应。
砚璘又对她说:“我是警察,正在查酒驾,看你们有没有喝酒!”沁妤还是没有反应。
停在沁妤身后的弟弟对砚璘说:“我知道怎么查酒驾的,要对着那个电筒一样的东西吹气的。”砚璘接着说到:“是的,如果吹气之后红灯就是喝了酒,就不对了。绿灯的话就没事。”
说完,砚璘走到弟弟面前,手举起伸到弟弟嘴巴前,弟弟对着砚璘的拳头轻轻吹了一口气,砚璘看了看手,说“很好,没有喝酒,走吧!”
接着砚璘又依次走到旁边的祎祎、知微、家伊面前,一一为他们查了有没有喝酒,孩子们也都非常配合地吹气,等待检查结果。
当砚璘又走回沁妤面前,再次让沁妤吹气检查时,沁妤也配合地吹了一口气。
检查结束,这些被检查的孩子们又“发动”车子,朝前行驶着。
这时候,祎祎对着好朋友沁妤说:“上次,我爸爸开车子回家的时候,也碰到了警察查酒驾,拿着一根像警棍的东西吹气的。我爸爸那天没有喝酒,他喝酒的话都是妈妈开车的……”沁妤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我坐车的时候怎么没有碰到过呀!”
从今天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成人社会行为的观察力敏锐,骑小车的过程中出现查酒驾的游戏情节,展示出孩子们对社会规则的好奇与初步认知。
回到活动室后,我马上找了和“酒驾违规”有关的视频,请孩子们一起观看,增加对这方面的了解。同时,针对游戏中孩子的不同表现,还可以在后续日常生活中通过交通安全的相关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加幼儿对“酒驾违规”的认知;展开相应的谈话、讨论;还可以邀请班中的部分家长(砚璘妈妈就是一位警察)来给孩子们讲讲相关的内容;并且引导幼儿思考可以利用游戏中的哪些材料进一步丰富、拓展游戏内容、情节等等。
总之,这一行为生动展现了孩子们如何通过游戏探索世界,既是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也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引导社会性发展的宝贵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