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少瑜兴奋地抱着一盆绿油油的植物走进教室,大声说:“老师,这是我妈妈种的木耳菜,能吃的!”“木耳菜?是长得很像木耳的菜吗?”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盆从未见过的植物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我们决定一起走进自然角,开启一场关于“木耳菜”的探索之旅。
孩子们蹲在自然角,眼睛紧紧盯着这盆新朋友。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叶片,惊喜地说:“叶子好滑呀,凉凉的!”有的孩子凑近闻了闻:“没有味道。”我顺势引导:“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像菠菜!”“像空心菜!”“叶子滑滑的,像木耳!”孩子们的想象力在观察中不断迸发。我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的纹路、茎的结构,还用尺子量了叶片的长度,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用图画和简单的符号描述自己的发现,自然角成了科学探索的小天地。
随着观察的深入,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它从哪里来?”“它喜欢什么?”“它会开花吗?”我们决定一起查资料、问“度娘”。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了解到:木耳菜原产我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钙含量特别高,是补钙的好帮手。它也叫“滑菜”,因为口感滑溜溜的,像木耳。更神奇的是,它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接筋续骨、消肿散瘀!孩子们听得目瞪口呆:“原来它这么厉害!”我们还一起阅读了绘本《蔬菜的秘密》,在书中找到了木耳菜的身影,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指南》中科学领域指出: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发展了探究能力,符合“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和“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这盆小小的木耳菜,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大门。它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未知”,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珍视孩子的每一次好奇,支持他们主动探索,在亲历中积累经验,让学习真正“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