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3班学习故事:有趣的称重(25~16上)

作者: 时间:2025-11-24 点击数:

    观察实录:

    小裴进入科探区,他首先拿起一个橘子,放在天平一端,“橘子看上去好重。”接着,他选取了毛球,第一次放了几个,他看了看,说:“不行,毛球好像太轻了。”他将毛球全部放回,选择了小石头,说:“小石头有点重,这下应该可以了。”他放入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石头,说:“石头比毛球有用。”

    教师分析:

    小裴的行为体现了《指南》科学领域“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目标。他能够对物体的轻重进行初步的猜想并通过亲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符合《指南》中“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的表现。在探索中,小裴虽然没有进行精确的数数,但他已经萌发了初步的量的比较概念。他通过天平的直观状态,理解了“橘子”与“多个毛球”、“多个石头”之间的轻重关系,并最终比较出“石头”和“毛球”两种材料本身的轻重小裴在整个过程中能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符合《指南》语言领域“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的目标。

    后续支持:

    提供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如一套标准砝码,引导他从使用随机材料过渡到使用统一单位进行测量,体验更精确的称重鼓励幼儿用图画或符号记录自己的猜想和结果如,画下橘子和一堆石头,表示它们一样重,促进其从具体动作向抽象思维发展。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