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时间,越越和桐桐一同来到了电影院区域。越越兴高采烈地说道:“我要当售票员!”桐桐也兴奋回应:“那我来表演节目!”越越开始在材料筐里翻找小纸片,一边找一边嘀咕:“电影票怎么不见了?”找了一会儿没找到,她皱着小眉头,眼神在周围扫视。突然,她看到了旁边放着的瓶盖,眼睛一亮,拍手说:“这个可以当电影票!”接着,她小心翼翼地把瓶盖一个个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在“售票窗口”。桐桐则在“舞台”前,一会儿转圈,一会儿模仿小兔子跳,嘴里还念叨着:“看我的精彩表演哦!”越越拿着“瓶盖电影票”,对着想象中的“观众”说:“快来买票看表演啦!”这时,有几个小朋友被吸引过来,越越有模有样地“售卖”着“电影票”,还和桐桐说:“你要表演得更有趣些,这样观众才多。”桐桐用力点头。
越越在游戏中展现出了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当面临“电影票”缺失的问题时,她能迅速观察周围环境,找到瓶盖作为替代物,这体现了她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符合《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中幼儿在游戏里积极应对挑战、想出办法的目标。在与桐桐的互动中,她能简单地交流游戏相关内容,如提醒桐桐表演更有趣,说明她有一定的同伴交往意识,这与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中幼儿能与同伴互动的要求相符。然而,从整体游戏过程看,她们的游戏情节相对简单,互动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依据《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幼儿应能与同伴合作、协商,共同丰富游戏内容,越越在进一步拓展游戏情节、进行更复杂的同伴协作方面有待提高。
通过多样化的介入方式(如角色介入、材料暗示、游戏分享讨论),为幼儿提供游戏创新和同伴深度互动的支持。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让越越说一说自己用瓶盖当电影票的想法,可以提问:“除了瓶盖,还能用什么当电影票?电影院还能有哪些工作人员?”启发幼儿拓展思维。后续游戏时,投放更多低结构材料,暗示幼儿可以有更多替代物选择和游戏情节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