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帆站在面店前,面前摆着两盘用彩纸做成的“面条”。他一会儿看看盘子,一会儿又看看四周。
“欢迎光临,请问吃点什么?”帆帆对着空气说道。
“今天没有人吗?”帆帆自言自语,拿起一个盘子,“我自己先来一碗吧!”
他拿起“锅铲”,在“锅”里翻炒着“面条”,嘴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嗯,这碗面要多放点辣椒,再加点香菜。”他一边说,一边往盘子里添加“调料”。
“老板,来碗牛肉面!”隔壁“娃娃家”的小女孩跑了过来。
“好嘞,您稍等!”帆帆问道,“要细面还是宽面?多放牛肉还是多放香菜?”
“我要细面,多放牛肉!”小女孩回答。
帆帆挑选着细长的“面条”,又从另一个盘子里夹起几片“牛肉”,放在碗里。
“给您,您的牛肉细面!”帆帆把面递给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面,说道:“谢谢老板!”
“不客气!”帆帆说道。
送走“客人”,帆帆对着空气“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美味面条,应有尽有!”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来。帆帆叹了口气:“唉,今天生意不好啊,要不我搞个促销活动吧!”
他拿起一张彩纸,用“锅铲”当笔,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什么。
“打折了!买一送一!快来吃面啊!”他举着“牌子”,“吆喝”着。
帆帆在游戏中能够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欢迎光临”、“请问吃点什么?”、“不客气”),这表明他在社会领域中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指南》指出,4-5岁幼儿应能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初步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帆帆在游戏中能够模仿真实生活场景,主动与“客人”进行互动,但缺乏真实的互动对象,是他目前发展的一个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