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洞洞乐
小4班 陈红
今天的有益智区里提供了各种正方形的洞洞玩具,师:“今天积木宝宝们迷路了,它们要找到和自己形状一样的‘小房子’(洞洞)才能回家,烁烁、涵涵愿意帮忙吗?”同时示范将圆形积木对准圆形洞洞嵌入说:“圆形积木像小饼干,要找圆圆的‘小房子’哦!”
涵涵先拿起正方形积木,观察底板上的洞洞后,直接将积木往圆形洞洞处放,发现无法嵌入,皱起眉头。教师轻声提示:“涵涵看看积木宝宝的边,它有几条直直的边呀?再找找底板上和它边一样多的洞洞吧!”涵涵数出正方形有4条边,随后在底板上找到正方形洞洞,尝试两次后成功嵌入,兴奋地说:“找到啦!”
烁烁选择三角形积木,先对比积木与洞洞的轮廓,将积木旋转后对准三角形洞洞,一次就嵌入成功。教师及时肯定:“烁烁真会观察,知道转动积木找匹配的洞洞!”接着烁烁挑战长方形积木,发现长方形“长得瘦瘦的”,能准确区分它与正方形洞洞的不同,顺利完成匹配。
师:“现在我们来比赛吧,每人拿2块不同形状的积木,看谁先帮它们找到‘小房子’!”烁烁选了圆形和三角形,涵涵选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人专注操作,过程中涵涵遇到长方形积木放反的问题,烁烁主动提醒:“你转一转积木,像我这样!”最终两人均在1分钟内完成匹配,
教师为他们贴上“形状小能手”贴纸鼓励。
依据《指南》科学领域“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中“3-4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形状等明显特征,并能用相应的词描述”的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在益智区投放形状匹配积木(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积木各4块)与带对应形状洞洞的底板。
在活动中,两名幼儿均能主动观察积木形状特征,通过动手尝试、调整(如旋转积木、对比边的数量)找到匹配洞洞,符合《指南》中“感知物体形状特征”的小班目标,且在互动中展现出积极的探索欲望,达成游戏核心目标。
后续可增加形状复杂度(如椭圆形、梯形积木),或在洞洞旁标注形状名称,帮助幼儿将形状特征与语言表述进一步结合,逐步提升认知难度,契合《指南》“逐步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体特征”的进阶要求。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