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和砚知选择了建构区。他们首先挑选了几块最大的拱门形积木,并排摆放在地垫上,作为稳固的“地基”。砚知一边摆一边说:“幼儿园的门就是这样的!”搭建完第一层后,心心提议:“我们把它搭得高高的,好看一点!”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向上叠高。在搭建第二层时,心心巧妙地改变了策略,她没有完全填满,而是有间隔地摆放积木,创造出了镂空的效果,砚知看到后立刻模仿,两人默契地合作,很快就搭出了一个有镂空窗户的“楼房主体”。
接着,砚知找来一根长长的圆柱体积木,立在楼体旁,说:“这是小朋友玩滑梯的柱子!”心心则拿起一块三角形积木,稳稳地放在“楼顶”的最高处,兴奋地喊道:“看!这是幼儿园的旗杆,上面有旗子!”最后,他们还用一块坡形积木斜搭在侧面,共同完成了“幼儿园的屋顶”。
活动中,心心和砚知能主动结伴,在整个搭建过程中有商有量,能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了搭建目标,初步体验了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此外,两名幼儿通过直接操作和反复试误,感知了拱形、圆柱形、三角形等积木的不同形状和特性,并探索了平铺、垒高、架空等建构方法,初步理解了“大积木在下面更稳固”这一科学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