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积木

浩浩第一次进入建构区,他站在积木架前,眼神中带着好奇和一丝茫然。他没有去拿积木,而是先观察了旁边正在用长条积木搭高的小朋友悦悦。看了一会儿后,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从架子上拿下一块最轻的彩色海绵积木,双手捧着,然后轻轻地放在地垫上。 接着,他又陆续拿了几块相同形状的方形海绵积木,毫无规律地摆放在第一块积木的周围,有的紧挨着,有的则间隔较远。他拿起一块蓝色积木,无意识地在之前摆好的积木上敲了敲,发出轻微的“噗噗”声,他似乎对这个声音很感兴趣,重复了这个敲击动作几次。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十分钟,他没有尝试将积木叠高或进行有意义的拼搭,更多的是抓握、摆放、触摸和敲击。最后,他的注意力被一块红色的圆形积木吸引,他拿起它,在地垫上滚动起来,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该幼儿的行为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幼儿的典型特点: 科学领域(科学探究)目标: 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各种问题。浩浩对积木表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通过看、摸、敲、滚等方式感知积木的特性。充分肯定浩浩的探索行为,用“你发现了积软软的秘密!”“这个声音真好听!”等语言表扬他,保护其探索兴趣。
平行游戏示范: 教师可坐在他旁边,用相同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叠高、围合,如“看我给小熊搭一个家”,用行动进行隐性指导,而非直接干预。
提供适宜材料: 近期多提供一些易于抓握、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单元积木(如海绵积木、大号泡沫积木),降低搭建难度,满足其感官探索需求。
启发引导: 在他随意摆放时,可以轻声:“这些小方块像不像一条小路呀?”激发他产生简单的联想,逐步从无意识摆弄向有意识建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