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晨锻时间,孩子们来到了摇晃的独木桥上,锦辰看到后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小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走上了摇晃的独木桥后,锦辰慢慢地走进了队伍,跟着前面的小朋友一起向前走,锦辰刚把脚放上独木桥时,就张开双臂抓住了旁边的杆子,并慢慢地用脚尖轻点桥面控制晃动幅度,“哈哈,你看这个桥会晃的诺。”锦辰笑着说。后面的小朋友跟了上来,锦辰紧接着把后面的一只脚迈向了前面,两脚交替着向前走了一段后,锦辰站在了独木桥的中间不向前了。后面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桥越来越晃,锦辰站在桥上哈哈哈哈地笑着。
“后面小朋友都来啦,往前走走。”老师说。
“太晃了,我不敢了呀。”锦辰笑着,两只手又抓了抓两边地杆子,一只脚慢慢抬起又在原地放下了。
锦辰最初站在独木桥旁观察其他小朋友行走,这一行为体现了《指南》中“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的发展目标。他通过观察学习同伴的行走方式,为后续尝试独木桥行走积累了经验。
锦辰在观察后慢慢走进队伍,尝试将脚放上独木桥,并张开双臂抓住旁边的杆子,用脚尖轻点桥面控制晃动幅度。这一行为展现了《指南》中“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的身体发展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能根据观察和比较的结果,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的探究能力。
锦辰在独木桥上笑着表达“哈哈,你看这个桥会晃的诺”,以及面对桥的晃动时笑着说“太晃了,我不敢了呀”,这些情绪表达符合《指南》中“情绪安定愉快”和“愿意与人交往”的社会性发展目标。他通过语言和表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语言鼓励,当锦辰尝试将脚放上独木桥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动作引导,对于锦辰抓杆子、用脚尖轻点桥面等行为,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身体平衡。
同伴互助,鼓励其他已经成功走过独木桥的小朋友分享经验,或邀请他们与锦辰一起尝试,通过同伴间的互助增强锦辰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