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时间,乐乐和佳乐被一旁的柳条所吸引,他们来到小池塘边,驻足观察那边的几棵柳树。
乐乐说:“你看,柳树发芽了。以前的柳树是光秃秃的,现在上面有很多的小叶子了。”
佳乐回应到:“是的,春天到了,柳树就会发芽,长出叶子来。”
乐乐:“我们把柳条拉下来点,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说完,他踮起脚尖,伸手去拉头顶上面的柳条。
拉了几下,没拉到,于是两个人走到另一边,寻找垂得更下的柳条。终于找到并拉下了柳树的枝条。
拉下柳条后,乐乐和佳乐开始了更加细致的观察。并且交流起了自己的发现“你看,柳树的叶子是对着长的”、“叶子小小的,而且是淡绿色的”、“上面的叶子比下面的叶子大小不一样,上面的大,下面的小”……
当乐乐走开去玩的时候,佳乐还在那边观察,她又发现柳树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毛球。佳乐边看边说“像一个小玉米”,梓玉听到后,也凑上来看,一边看一边说“我觉得像一个小毛毛虫。”
对于柳树,孩子们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春天到了,柳树就会发芽。因此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很快发现旁边柳树的变化,并且产生自主探究的意愿。
当发现拉不到柳条,不能近距离观察的时候,乐乐和佳乐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最终变换自己的位置拉到柳条,达到观察的目的。
两位幼儿能够边观察边交流自己的发现,可以看出大班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加密切,而且两人的对话也都是围绕着主题进行了,目的性很强。
佳乐在乐乐走开后,还在继续进行观察,并且发现了像毛毛虫一样的花序,并且能够根据花序的外形特征进行有目的的想象。
幼儿对于柳树的变化很感兴趣,也能够细致观察,发现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对于这个现象,后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柳树等春天的自然物有关的图书、视频,供幼儿欣赏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了解。
同时,在日常的区域等活动中,还可以将这方面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美工区增加绘画春天场景的内容,制作纸巾花等;生活区也可以尝试用柳条变成头冠,并进行装饰……这样也能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是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标所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