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多米诺骨牌

作者:顾鹭佳 时间:2025-04-23 点击数:

小蒋、小浦和小曹三个孩子围在桌子前,每个人面前都堆着一小堆彩色的多米诺骨牌。

“我要搭一座高塔!“小曹拿起两块骨牌,小心翼翼地竖着叠在一起。可是刚叠到第三块,“哗啦“一声,骨牌全倒了。小曹撅着嘴:“哎呀,又倒了!”

旁边的小浦正专注地把骨牌一块接一块地排成直线:“看我的小火车,呜——“可是排到一半,不小心碰到桌子,“火车“就脱轨了。小浦挠挠头:“怎么老是断掉呀?“

这时,小蒋突然拍手说:“我们一起来玩吧!把我们的牌都连起来!

三个小家伙立刻行动起来。小曹负责从玩具筐里搬运骨牌:“我来当送货员!“小浦则趴在地上,把骨牌一块一块仔细排列:“要轻轻的,像这样...“小蒋站在桌子边指挥:“这里要转弯啦,我们绕一个大圈圈!“

“哎呀,这里空太大了!“小浦发现两段骨牌之间距离太远。小曹马上拿来一块积木垫在下面:“可以用这个当桥!“经过几次尝试,他们终于把“桥“搭好了。

“小心小心!“小蒋紧张地看着小浦在补最后一段,“别碰到其他牌!“三个孩子屏住呼吸,终于完成了整个环形轨道。

“谁来推第一块?“小曹兴奋地问。小浦举手:“让小蒋来吧,是他想到的主意!”

小蒋深吸一口气,伸出小手指轻轻一碰。“哗啦啦——“彩色的骨牌像跳舞一样接连倒下,在桌上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圈。三个孩子欢呼起来:“成功啦!太棒了!”

“我们明天还要玩!“小浦说,“下次可以搭更大的!“小曹补充道:“对,可以搭一个8字形!“小蒋笑着点头:“那我们要找更多小伙伴一起来帮忙!”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展现出《指南》科学领域强调的“喜欢探究”的特质。小曹尝试叠高塔、小浦排列“小火车”的行为,正是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探究。特别是当小曹发现骨牌容易倒塌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尝试,体现了“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的发展目标。

从最初的各自玩耍到后来的协同合作,幼儿们经历了《指南》社会领域描述的“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发展过程。小蒋主动发起合作邀请,小曹自觉承担搬运任务,小浦细致完成拼搭,这种自然分工展现了“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的良好状态。面对轨道间距过大的问题,孩子们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用积木当桥),这一过程培养了“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的能力。他们的互动完全符合《指南》中“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的发展指标。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