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3班学习故事:读《青蛙和蟾蜍的故事》

作者:陈红 时间:2024-09-20 点击数:

读《青蛙和蟾蜍的故事》

太仓市镇洋幼儿园

                                                                      大3班    陈红

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的看图书,文文跑来告诉我:“老师,我看到了一只大青蛙。”我一看,原来是一只蟾蜍。为了让孩子区分蟾蜍和青蛙,我在另一本书上找到了青蛙,我就让他们比较异同,孩子们通过比较认识了青蛙和蟾蜍,他们还说到了蟾蜍是好的还是坏的,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争议,有的说是好的,有的说是坏的,大家谁也不服输。我请他们说说各自的理由。文文说:“蟾蜍是害虫,因为它耳朵后面有一种白色的东西是有毒的,不小心碰到眼睛里,眼睛会瞎的。”佳佳说:“蟾蜍是益虫,它会吃掉害虫,保护庄稼。”小朋友分成两派,各持己见。他们的眼神对这我,希望我做出评判。我告诉他们,蟾蜍耳后分泌的东西是蟾酥,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文文说:“那它可以做什么药呢?”超出我的意料,小朋友竟会对这个问题有极大的兴趣,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回到了教室,在电脑上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知道了蟾酥的各种药用价值,它虽然有毒,但它有清热、解毒、消肿、局部麻醉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咽喉肿痛及各种牙痛,是我们常见的六神丸、一粒珠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孩子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开心得笑了。小朋友笑着说:“现在,我知道它为什么可以作药了,因为,它可把身体内的其他有毒的细菌杀掉,我们的身体就健康了。”我还问孩子除了可以通过电脑查资料还可以有什么办法知道答案。有的说到图书馆,有的说问大人,有的说问医生,原来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有很多种。

一场由青蛙蟾蜍引发的讨论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很深:在当代教育中,我们教师该如何教?幼儿又该如何学?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我重新学习了《纲要》后感到:纲要体现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我们要提倡:问题让幼儿提出,知识让幼儿去探索,规律让幼儿去发现,学法让幼儿去创造,学习内容让幼儿去开拓,学习收获让幼儿自己运用,努力去探索符合幼儿的兴趣点、利于幼儿动起来、适合幼儿发展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这就是现代化教育赋予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20249月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