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班保育知识:健康饮食(24-25下)

作者: 时间:2025-06-17 点击数:

大班孩子活动量大,对营养需求更高,同时也开始有自主选择食物的意识。但他们还不太能分辨哪些食物健康、哪些存在风险,需要正确引导。比如街边的棉花糖、小商店的果味软糖,孩子可能被颜色和甜味吸引,但这类高糖食品吃多了对牙齿和身体都不好。

一、需要注意的食品安全问题

⒈关注食品标识

带孩子去超市时,教他们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比如酸奶瓶身标注的日期,告诉孩子过期的食物会变质,就像放久的水果会腐烂一样,不能食用。

⒉警惕高添加食品

像一些彩色糖果、调味过重的膨化食品,虽然口感好,但含有较多人工色素和添加剂。建议选择配料表简单的食品,例如全麦面包,配料以小麦粉、酵母等为主,少选添加多种香精、色素的糕点。

⒊重视饮食卫生

提醒孩子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随着食物进入肚子。如果吃水果,要洗干净削皮,比如苹果、梨,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二、家庭中的趣味引导方法

⒈亲子美食小课堂

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简单的健康美食,比如水果沙拉、蔬菜三明治。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认识新鲜食材,了解食物的营养,同时明白干净卫生的操作才能做出美味又安全的食物。

⒉故事化教育

通过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比如编一个“小明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零食肚子疼”的故事,引导孩子思考应该怎么选择食物。

⒊建立饮食小约定

和孩子商量制定家庭饮食小规则,比如每天最多吃一次零食,零食优先选择酸奶、坚果等健康食品。达成约定后,孩子更愿意自觉遵守。

三、家园配合更有效

幼儿园会通过课堂活动、游戏等方式,教孩子认识健康食物和不安全食物。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在家延续幼儿园的教育,共同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饮食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都能成为懂得照顾自己、吃得健康的“小能手”。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