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5班教育知识:“不哭不闹”就是好的情绪管理吗?正确表达情绪

作者: 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宝宝出现有意破坏行为,该怎么办?

宝宝有时会出现有意破坏物品的行为,要注意分清原因,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乱责怪。此时的宝宝出现破坏行为实际是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表现,大都是因为TA想了解物品的组成,探究事物内在的秘密,但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复原。

因此,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关心并支持宝宝的探索行为,也可以给TA买一些可拆装的玩具,耐心回答TA的问题。对这种因探索而导致的破坏行为,家长要尽量避免批评和怒斥,要帮助宝宝区分哪些可以拆、哪些不能。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把不能破坏的物品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宝宝为何自说自话不听指令?

宝宝自说自话不听指令,一味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是因为TA正处于第一反抗期,语言理解和听指令的能力还不够。成人需要了解宝宝,并用足够的耐心和宝宝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1)和宝宝面对面,看着TA的眼睛说话。

2)指令清晰简单,配以适当动作帮助宝宝理解。

3)当宝宝不听指令无理取闹时,坚持让TA完成指令后再做自己的事。

4)平时多关注宝宝的想法和需求,用选择而不是命令引导孩子,如你想先喝水还是先喝牛奶?

5)不轻易打断宝宝正在做的事。

安抚宝宝的情绪小怪兽”——

脾气上头这样

1)了解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如独立需求未得到满足”“受到伤害”“焦虑恐惧等,尽可能满足TA的合理需求。

2)发脾气时冷处理,待宝宝平静后讲道理,引导TA学会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无理需求坚决不满足,但应晓之以理,让TA感受到被爱与理解。

4)对宝宝因独立愿望而带来的反抗予以理解。

情绪管理有方法

1)鼓励并帮助宝宝说出TA对某一事物的情绪感受。

2)帮助宝宝辨识不同的感受和情绪,如: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等。

3)可通过故事、游戏去体验和分辨不同的情绪感受,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合理应对反抗期

在宝宝2-5岁时会出现TA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宝宝,变得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TA的事,甚至调皮捣蛋。反抗期是宝宝独立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

首先,成人要理解宝宝的想法,在与安全底线不冲突的前提下,尊重其选择。其次,巧用提供选择、转移注意力、制定规则、事先预告等方法和宝宝沟通,如:成人提出建议后让宝宝选择,避免简单问宝宝好不好?”“要不要?最后,建立一些基本的行为规则,并坚持和宝宝一起遵守。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