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时间一到,小语迅速跑到小医院的区域,兴奋地对轩轩说:“轩轩,今天我们两个当医生!”轩轩点点头。两人默契地从玩具柜里拿出听诊器、放大镜等“医疗工具”,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桌上。小语一边摆放,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个听诊器要放好,等会儿给病人听心跳。”
工具摆放完毕后,小语拿起小医院的标志,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最显眼的位置,大声宣布:“医院开门啦!大家快来看病呀!”轩轩也跟着附和:“生病了的快来哦!”然而,等了一会儿,并没有“病人”前来。小语皱着眉头,对轩轩说:“怎么没人来看病呢?我们去叫叫他们吧。”轩轩想了想说:“好!我去娃娃家看看有没有人生病。”说完,轩轩就跑到娃娃家,对着正在玩娃娃的小朋友说:“你们家有人不舒服吗?我们医院开门啦,可以来看病。”很快,几个小朋友抱着娃娃来到了小医院。
小语一本正经地拿起听诊器,放在娃娃的胸口听了听,然后对“家长”说:“你的宝宝有点感冒,要多喝热水,还要按时吃药哦。”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几个积木当作药,递给“家长”。轩轩则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着娃娃的眼睛,说:“眼睛没什么问题,就是要多休息。”在整个看病过程中,小语和轩轩配合得十分默契,一个负责诊断病情,一个负责检查其他方面,还不时地叮嘱“家长”各种注意事项 。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小语和轩轩对医生的职业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准确地模仿医生看病的基本流程和动作,如使用听诊器听诊、用放大镜检查等,这说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医生这一职业有过观察和了解,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小语和轩轩能够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共同推动游戏的开展。当发现没有“病人”时,两人能够积极商量解决办法,体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他们与“病人家长”之间的互动也很自然,语言表达清晰,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他们将积木当作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丰富了游戏内容。在诊断病情和给出治疗建议时,也不完全照搬现实,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和创造性。接下来可以为小医院区域增添更多的医疗道具,如体温计、压舌板、病历本、针筒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多的选择,进一步丰富游戏情节和内容。同时,提供一些与医院相关的图片、绘本,帮助幼儿加深对医院和医生工作的了解。在游戏分享环节,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医院里还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游戏角色,如增加护士、药剂师、挂号员等,丰富游戏的角色和情节。鼓励幼儿思考不同病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让游戏更加贴近现实,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