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教育知识: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作者:蒋心田 时间:2024-05-24 点击数:

5月教育知识: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通常简称为“幼儿审美教育”根据幼儿期审美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审美兴趣、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系列的基本特点

情感表现性
幼儿对美的兴趣、情绪、情感和态度总是毫不掩饰的。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中,家长应让幼儿充分表现其情感和体验。例如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好漂亮的大蝴蝶(风筝)”。这时应当与幼儿一道描述风筝的美,表达自己对风筝的喜爱之情,让幼儿的审美情感得到充分地宣泄。
情节虚构性
幼儿审美情节往往不因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才发生,而是他想象中的。尤其体现在编故事及绘画活动中。例如:幼儿在画小白兔时,突然说:“小白兔迷了路,到处找妈妈。画熊猫时,添画了床、吊针,还解释说:“熊猫生病了,在打吊针。”这时家长决不能批评,因批评只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美好情感。而是要充分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尽量保护幼儿的这种超现实的审美情趣。

主体自主性
审美活动不是由家长强迫幼儿进行的,它是作为活动主体-幼儿的自主活动。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是对美的自我体验。对幼儿的审美活动,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有的家长害怕幼儿将颜料弄脏了衣服桌椅,常会代替幼儿完成点色的过程,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这样的活动,幼儿完全是旁观者,根本谈不上对美的自我体验。

目的非功利性
幼儿审美教育不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和态度为目的,因而是非功利性的。家长为了让幼儿掌握“一技之长”,而强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这样做,只会使幼儿失去真正的乐趣,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过激行为,是不可取的。
   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孩子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