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4班教育知识:亲子同享快乐童年(23-24下)

作者:支祎琳 时间:2024-06-10 点击数:

作为父母,难免有被自家孩子耗尽耐心的经历——怎么也不愿意改掉怪习惯的时候;总在亲戚朋友面前调皮让自己下不来台的时候;出门玩让TA早点回家总要“讨价还价”的时候…

类似的尴尬时刻,是继续强迫自己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释放自己的脾气,狠心凶TA一顿,试着杜绝“下一次”?两种选择或多或少都会压抑一方的情绪。那么,是否存在科学的折衷选择,乃至两全其美的技巧办法?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新的角度来谈一谈家长如何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更好地陪伴孩子

换个角度放下焦虑

在烦恼如何应对孩子的行为之前,我们不妨换个思考角度,“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经典的哲学式提问扩写为“为什么要求孩子那样做”——显然,这是综合了多方面外界信息,以及自身经历所做出的判断,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它真的正确且必要吗?

现代化的持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总会伴生极高的信息密度,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由此“粉墨登场”,将本该轻松自如的亲子陪伴切割成一个个不知所谓的“限时任务”,当家长们被同类信息持续冲击,又缺乏足够的思考分辨时间,就难免产生焦虑感甚至关于教育的紧迫感,留下“一切需从娃娃抓起”的刻板印象,再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让童年中充斥了种种对于亲子双方都不必要的约束。

因此,在不损害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孩子的大部分或出于好奇、或出于兴趣的行为,并不需要家长耗费太多精力去制止,甚至根本无需支付“耐心额度”。适当的放任、顺其自然或直接在闲暇时设法参与并享受其中正是两全其美之道,具体可参考的建议如下

亲子携手享受童年

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与孩子交流

先前数篇文章都介绍过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需要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能形成,在这之前,表情和肢体动作很可能是TA更喜欢的更立体的沟通工具。或许TA看到爸爸吐舌头的搞怪表情就会停止哭闹咯咯笑,或许TA看到妈妈半蹲拍手的动作就会放弃耍赖,小跑过来求抱抱……放下作为大人的“架子”,以生动热情的新表情和姿势和宝贝交流,对爸爸妈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非常有趣,又值得纪念的游戏呢?

找回童心,与孩子共享童年

对童年的怀恋是人类文明中相当可爱柔软的一部分,爸爸妈妈们一定还记得童年时喜欢过的卡片、玩具和卡通形象,当关于它们的新电影即将上映的时候,许多已经为人父母的大孩子都会满怀期待地奔赴自己的童心旧梦。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尤其是学龄前已经具备初步认知的孩子,真正向往的事物往往也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也许简约单纯却不简陋苍白,是成年人也能享受其中的文艺作品。所以,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不将陪伴当作劳心劳力的任务,而是试着以大孩子的身份加入TA的世界,沉浸其中,享受其中,再与TA分享自己儿时的精彩收藏和种种回忆,传递更多的快乐信息。

学会适当地拒绝孩子

作为成年人,难免会有种种牵绊,无法自由支配大部分时间。在身心疲劳的状态下,勉强自己去陪伴与满足孩子看似尽到了父母的责任,实则弊大于利。首先,孩子对父母情感的变化捕捉非常敏锐,举手投足间难掩的焦虑感会让TA更加不安;其次,因为父母的示范效应,孩子还可能因此认为“情绪就该被压抑的”,这一点同样与事实相悖。

所以,诚实地拒绝孩子虽然看似有点“残酷”,但很重要!一句“爸爸/妈妈现在不能陪你玩”不仅能为自己争取到一段平复心情的时间,还可以向宝宝传递这样的信息——“爸爸妈妈有工作,不可能整天陪着宝宝”“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以及“会感到不开心是很正常的,情绪并没有对错”,这对孩子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学习。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对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吝溢美之词。

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艾萨克·牛顿在晚年写道——“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一块较为奇特的石头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对展现在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仍旧一无所知。”

存在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说法同样耐人寻味——“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

作为成年人,我们或许很熟悉社会的运作机制和人情世故的默契,但是对于我们面前的世界,无论是观察还是探索的方式,抑或是享受其中的心态,或许孩子们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又或许,放下种种焦虑,把童年交还给孩子,与TA同享如歌岁月,才是育儿之路上更温馨悠然的姿态。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