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季节更替,气温波动显著,已成为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小班幼儿年龄小,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存在一定的疾病交叉感染风险。
一、 常见传染病类型及临床症状识别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区别于普通感冒。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常达39℃以上)、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及咽痛,传染性强,易在群体中引发聚集性疫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特征为手、足、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发热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体同源。临床以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患儿可因口腔剧痛导致拒食、流涎及哭闹不安。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呈群体性爆发,传播途径多样且迅速。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典型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且同一部位常可见各期皮疹共存,伴有明显瘙痒。
二、 幼儿园已采取的防控措施
本园始终将幼儿的健康与安全置于首位,并已全面落实以下防控工作:
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保健医生与班级教师每日在入园、午睡后对每位幼儿进行健康观察,测量体温,检查口腔及手部,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强化环境消毒工作:按规定对幼儿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玩具、图书、餐饮具及物体表面进行每日清洁与定时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教育并督促幼儿养成餐前便后、户外活动后使用流动水及肥皂(或洗手液)规范洗手的良好习惯。
保障户外活动与均衡营养:确保幼儿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同时,科学制定营养食谱,保证膳食均衡,提升幼儿自身抵抗力。
实施因病缺勤追踪: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将及时与家长联系,问询病情并记录,严格执行复课查验制度。
三、 家园协同防控要求与建议
有效防控传染病,需要家园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特此向您提出以下建议与要求:
做好健康自查:每日送幼儿入园前,请务必为其测量体温,并观察其精神状态及身体有无异常。如发现发热、皮疹、呕吐、腹泻、眼结膜充血等任何疑似症状,请立即带幼儿就医并留家观察,切勿送入幼儿园。
及时如实告知:一旦幼儿被确诊为传染性疾病,请您务必第一时间如实告知本班教师,包括疾病名称、就诊医院、诊断结果等,以便我园及时采取后续防控措施,并按要求上报。
遵守复课规定:患病幼儿需遵医嘱隔离治疗,直至隔离期满、症状完全消失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经园方保健医生核查无误后方可返园。
养成卫生习惯:请您在家中同样督促幼儿践行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水杯等良好卫生习惯。家庭成员也应注意个人卫生。
减少聚集风险:传染病高发期,请尽量避免带幼儿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适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请遵循疾控部门建议,及时为幼儿完成相关疫苗的接种。
幼儿的健康是您我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园携手,各尽其责,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共同为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固的免疫屏障,保障他们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