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选择了美工区的树叶、丙烯笔、眼睛贴纸、扭扭棒等材料,开始创作“树叶精灵”。她先从树叶收纳盒里挑选了一片梧桐叶,接着,她拿起眼睛贴纸,认真地将一对绿色的“眼睛”贴在树叶的上方区域,贴好后还凑近看了看,调整了一下位置,确保“眼睛”对称且贴合。
随后,小悦拿起蓝色丙烯笔,在树叶边缘小心翼翼地画了几笔,她又在树叶中部画了几个小圆圈,嘴里轻声念叨:“这是精灵的魔法点点。”
在装饰完树叶主体后,小悦开始处理“精灵”的肢体部分。她选取了一根棕色扭扭棒,将其对折后,缠绕在树叶的叶柄处,反复调整扭扭棒的角度,试图让“精灵”的“手臂”呈现出自然的弯曲姿态。调整好后,她又拿出另一根扭扭棒,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双腿”,还特意将扭扭棒的末端拧出小卷。
期间,当发现丙烯笔的颜色干得较慢时,她没有烦躁,而是安静地等待。
小悦在本次创作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能力。在材料运用上,她能灵活组合树叶、眼睛贴纸、丙烯笔和扭扭棒,将不同材料的特性与“树叶精灵”的形象需求结合,体现了对材料功能的清晰认知。动手能力方面,她贴眼睛、画圈圈、缠绕扭扭棒的动作虽然精细,但完成度较高,手部小肌肉群发展较好。
更值得肯定的是她的想象力与专注力。从给“精灵”设计“魔法点点”花纹,到给扭扭棒末端做小卷的细节处理,都能看出她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创意,将普通的材料赋予了“生命感”。整个创作过程中,她始终保持专注,遇到小问题(如丙烯笔干得慢)也能平静应对,自主解决,展现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后续可提供更多样化的自然材料(如树枝、树皮、花朵等)和装饰材料(如亮片、毛球等),支持小悦拓展“自然创作”的维度,进一步激发她的想象力。组织分享活动,邀请小悦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叶精灵”创作思路,强化她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幼儿提供创作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