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劳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哪些?正确的劳动习惯是什么样的?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家长要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家庭中缺少了劳动气氛,缺少了认真的劳动,家庭幸福就成了充满浪漫色彩的幻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为他们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有一双勤劳的手,使其终身受益。对家长来说,让孩子做家务,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家长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项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良好的品德。对家长来说,让孩子做家务,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不如说是给家长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项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良好的品德。 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手部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像钉扣子、洗手绢、择蔬菜、切黄瓜、和面等都要运用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些不同的家务劳动可以促进手臂、手腕、手指、手眼、手耳的协调。
手指的精细动作不但可以体现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听觉、视觉和运动协调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反映人的精细感觉对外部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其实应该说,手巧心才灵。"手的触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双手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使其能够完成感知、运动的任务。锻炼手的功能,就是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大脑的最优发展。
一是要赋予孩子选择的权利。他表示,家长应提供一份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清单,让孩子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两项。这会使孩子感受到选择与控制的自主权,从而心甘情愿地完成自己选择的家务。
二是要把任务细化,并给孩子做示范。他解释说,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孩子才会确切地理解家长的要求。 另外,家长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家长的耐心至关重要,即使孩子忘记了某个步骤,也不要批评,高高兴兴地提醒孩子直到他记住为止。
三是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他建议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 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家长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自己一起玩。
四是不要强迫孩子。给孩子留一个缓冲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再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就去收拾书桌” 。
五是要提供奖励。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产生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根据孩子所要完成任务的每一个步骤绘制一张任务图表。每当孩子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时,就奖励他一颗小红星。当孩子顺利地完成整个任务时,给予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