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意正浓,也是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高发期,保育工作需以“防病+营养”双轨并行。
一、传染病防控三步法
1.源头阻断:严格执行“晨检-午检-晚检”三次体温监测,发现发热幼儿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对缺勤幼儿实行“24小时追踪制”,记录病因。
2.环境消毒:采用“分区消毒表”——活动区每日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点每2小时用75%酒精擦拭。
3.健康教育:通过绘本《病毒大作战》开展情景教学,让幼儿扮演“小医生”演示正确洗手步骤,强化“外-内-夹-弓-大-立-腕”七步法。
二、秋季营养膳食方案
1.食材选择:
润燥食材:梨、银耳、百合煮水替代甜饮料,减少咽喉刺激。
高蛋白食材:深海鱼(鲈鱼、鳕鱼)每周2次,提供优质蛋白与DHA。
2.烹饪技巧:
少油蒸煮:蔬菜采用“急火快炒”保留维生素,肉类以蒸代炸降低油腻。
色彩搭配:每餐保证“红(胡萝卜)+绿(菠菜)+白(山药)”三色食材,刺激食欲。
3.进餐管理:
定时定量:固定早餐7:30、午餐11:30、午点15:00,避免幼儿因饥饿抢食。
自主取餐:设置“自助餐台”,幼儿用夹子取菜,培养手眼协调与责任感。
三、特殊体质幼儿关怀
1.过敏幼儿:建立“过敏档案”,标注忌食食材(如芒果、海鲜),餐食单独制作并贴红色标签。
2.肥胖幼儿:制定“运动+饮食”干预计划,每日增加30分钟户外攀爬活动,减少高糖水果(如葡萄)摄入,改用苹果、柚子。
四、家园协作要点
1.信息同步:通过班级群每日发布“食谱+消毒记录”,家长可实时查看。
2.应急演练:联合家长开展“发热幼儿离园演练”,模拟教师测温、家长10分钟内接回的流程,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通过系统化的防病措施与科学营养管理,10月的保育工作能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保障大班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