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孩子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逐步学会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如果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他们将不能学习到有效的交往技能,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感的形成。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
具备良好同伴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心情愉快、轻松。据观察发现,由于年龄相近、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时处于相互平等的状态,会表现出更多的、显而易见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具备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分享快乐,承担烦恼,缺乏同伴交往能力的幼儿,不能和同伴一起游戏,会产生孤独感和不合群行为,沉浸在消极郁闷的情绪中,从而对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步入社会后的成功有很大影响,而同伴交往能力正是他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过程是幼儿学习规则、掌握交往方式和方法的过程,这就培养了幼儿的社交技能。同时,同伴交往能力形成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对方良好的社交行为,进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交往技能,并将自己学会的社交技能进行尝试和运用,使之不断巩固、熟练。
3.有助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同伴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而同伴交往能力弱的幼儿会采取不友好的交往行为,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打骂他人等攻击行为。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你对他人友好,对方就会喜欢你;相反,你争抢玩具,打骂别人,对方就会厌恶你,拒绝你。幼儿对同伴交往行为的这种特殊的、直接坦率的反馈有利于引导幼儿产生积极、友好的社会交往行为,减少攻击行为和不合群行为,因此,同伴交往能力的形成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出现“社交困难”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逐步领悟社交规则,提高社交能力。但是有些孩子仍会面临社交困难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对友谊的认知出现问题
有些孩子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朋友,但实际上只会一味索取,不懂付出,导致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还有些孩子认为自己不需要朋友,其实他是在逃避交友方面出现的问题。
2.在社交技能方面存在缺陷
有些孩子在理解同伴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比如不理解交往的“潜台词”,不知道要看或看不懂他人的表情、眼色和身体语言,无法感知他人的感受,更不会和他人分享彼此的感受等,这容易导致他们被同伴拒绝、孤立、排斥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被霸凌的情况。
同时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会涉及很多的社交规则,比如学会聆听、等待、遵守游戏规则、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所以,帮孩子建立社会规则,让他们更容易被他人接纳,才能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发展其人际关系。
三、使用小方法
同伴交往看似是孩子每天都在做的事,每个孩子似乎天生就懂得这门功课。其实不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需要方法的,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学习这些好方法: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能与家里的长辈、同辈相处融洽,能与邻里搞好关系,这就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家长首先要能与邻里、同事搞好关系,对孩子的小朋友要热情、尊重。
2.鼓励孩子多出门,多带孩子串串门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合群。孩子在串门的过程中会逐渐学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当然,对串门的时间、地点和礼仪规范,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控制。
3.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可以自我中心,同伴之间的交往原则是平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为别人着想,比如:吃饭时,不要将自己爱吃的菜端到自己旁边独占;家中有人生病时,家长要让孩子不要吵闹,为病人着想。教育孩子适当地为别人着想可以使孩子减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4.家长如果要让孩子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好的性格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可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娇纵;要教育孩子在解决矛盾时,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要给孩子讲道理。
因此,孩子怎样与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的反映。家长最好使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听孩子合理的建议,给孩子讲道理、参与孩子的活动等)去教育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关注的世界开始从家庭转移到同伴之中,同伴交往是孩子的基本需要。同伴之间积极友好的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归属感、责任感和同情心等,能塑造出良好的性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