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班学习故事:小医生

作者: 时间:2025-09-05 点击数:

    琪琪戴上白色医生帽,坐在“挂号台”后的小椅子上,面前摆放着玩具听诊器、压舌板和一本画着红十字的病历本。她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

这时,豆豆捂着肚子走进来,眉头皱起,嘴巴撅着。琪琪看到后,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说:“你怎么了?过来坐这里。”她指着旁边的小凳子。豆豆坐下后,琪琪拿起听诊器,把听筒放在豆豆肚子上,另一只手拿着压舌板递到豆豆嘴边,说:“张开嘴巴,啊——”豆豆张开嘴,琪琪看了看,放下压舌板,问:“你哪里不舒服呀?”豆豆说:“肚子痛。”琪琪点点头,拿起笔在病历本上画了一个圆圈,又画了一条波浪线,说:“是不是吃了冰的东西?”豆豆摇摇头:“没有,我昨天晚上踢被子了。”

琪琪放下笔,伸手摸了摸豆豆的额头,然后跑到“药房”货架上拿下一瓶贴着“热水”标签的蓝色瓶子,递给豆豆:“喝点热水,然后躺在这里休息一下。”她指着旁边的小床。豆豆接过瓶子,说:“谢谢医生。”琪琪摆摆手:“不用谢,下次要盖好被子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群体活动中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 琪琪在游戏中展现出主动发起交往的意识,当“病人”进入场景时,她能第一时间起身迎接并询问“你怎么了”,主动引导对方坐下接受“检查”。在与豆豆的互动中,她通过语言沟通(如“哪里不舒服呀”“是不是吃了冰的东西”)和动作辅助(摸额头、查看伤口)获取信息,体现了6岁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已具备初步的沟通策略。她能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调整互动方式,如对肚子痛的豆豆提供“热水”,对受伤的乐乐进行“包扎”,表明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他人需求,符合《指南》中“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发展目标。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