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幼儿园院子里的柿子树挂满了圆圆的果子。有的柿子像小灯笼一样亮晶晶的,有的还是青绿色的,像害羞的小娃娃。
今天,在户外晨锻的时候,萌萌和歆苒手拉手跑到柿子树下,仰着小脑袋看啊看。“老师,柿子什么时候才能吃呀?”萌萌踮起脚尖,努力着想要摸到小柿子。“哎呀,滑溜溜的!歆苒歪着头说:“妈妈说,熟透的柿子软软的,像果冻一样!”
突然“咚”的一声!一颗熟透的柿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像个小太阳“咕噜噜”滚到草地上。歆苒蹲下身子,赶忙用手将柿子捡了起来,说道:“老师,这颗柿子摔疼了吗?”我笑眯眯地说道:“熟透的柿子会自己离开大树,它想和小朋友分享甜甜的味道呀!”
看到歆苒拿到一个小柿子后,其他孩子也眼巴巴地望着树上,期待着小柿子还能“咚”地一声掉下来。也忍不住向我发问:“老师,柿子什么时候才能再掉下来呀?”我告诉孩子们:果实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
《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次的户外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能借助触觉、视觉感受柿子的成熟过程。此外,从“柿子会不会摔疼”这一话题中,我们也能感受对幼儿对于自然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