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2班保育知识: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作者:李云慧 时间:2023-09-05 点击数:

一、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 ~ 7 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

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二、了解传播途径

⒈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⒉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⒊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手足口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孩子在出门回家后一定要先给孩子洗手,在外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吃手。

三、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⒈“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⒉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避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凡是去外地游玩的幼儿,在家隔离一周后,如无生病或无异常症状方可入园。

⒊幼儿如在家中发生精神不振、肠胃不适、发热、皮疹、咽痛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将诊断情况详细告知老师。孩子患病后应暂停来幼儿园,避免交叉感染。

⒋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更要做好晨间体检,要求幼儿经过保健老师初检后方可进班。发现有发热、皮疹或腹泻的孩子,家长要立即带小孩去医院就诊,且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幼儿园。尽早发现传染病,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立即隔离送诊,早诊断、早治疗。

⒌为了全体幼儿的健康,对医院已确诊的传染病或家中有传染病发生,家长有义务第一时间通报幼儿园保健室或班级老师。幼儿园将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幼儿病愈、隔离期满后应持医院的健康痊愈证明才能入园。

⒍家长、老师看护接触儿童前要洗手,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讲究环境卫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⒎儿童不要将任何食品或玩具带入幼园。衣物、被褥、毛绒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 6小时。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