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自理能力,不仅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还能为爸爸妈妈们,省下不少心力与时间。
但有时候,或因宝宝尚且年幼,缺乏成熟的理解力;或因家人工作繁忙,制定的好习惯养成计划总难以坚持到底……
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们不妨试试,采用更具童趣、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
比如——绘本共读。
《我会整理》
推荐理由 ——
本书中的小熊每次玩完玩具,随手丢在一边就走了。终于有一天,玩具们生气了,它们把小熊喊了回来...
绘本画风可爱,故事充满童趣和想象力又易于理解,能让宝宝在读一读、笑一笑的过程中明白整理的重要性,促使TA学会自主整理。
《根本就不脏嘛》
推荐理由 ——
本书是一个不爱洗手的小女孩的自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不洗手的后果”,比长辈的说教更容易产生共鸣。
可爱风格的绘本,对儿童的心理描述很到位。尤其是最后2页中,张牙舞爪、奔跑迅速的细菌小怪物去找小女孩的场景,让孩子可以直观地看到细菌的样子,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推荐理由 ——
书中讲述了因为不注意口腔清洁而滋生的拟人细菌哈克和迪克在牙齿上挖洞建房,不仅要修建舒适小窝,还梦想着修建可以出租的豪华公寓...
绘本采用了有趣的科普方式,贴合小朋友的思维,易读易懂。而且故事很有想象力,小朋友们看完就会思考:怎样做才能不让哈克和迪克这样的小东西在嘴巴里干坏事?从而养成自主刷牙的好习惯。
《猫晚上在干什么》
推荐理由 ——
书中讲述了因为不注意口腔清洁而滋生的拟人细菌哈克和迪克在牙齿上挖洞建房,不仅要修建舒适小窝,还梦想着修建可以出租的豪华公寓...
绘本采用了有趣的科普方式,贴合小朋友的思维,易读易懂。而且故事很有想象力,小朋友们看完就会思考:怎样做才能不让哈克和迪克这样的小东西在嘴巴里干坏事?从而养成自主刷牙的好习惯。
《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描绘了淘气包大卫不停地闯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又不停地被妈妈制止的故事。通篇大卫妈妈说的基本只有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尽管言语看似有些严厉,但文章最后还是以妈妈的拥抱结尾,为大卫童年的顽皮闹剧,画上了一个爱的句号。
通过大卫的故事,可以让宝宝意识到自己什么事情是应该做、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对规则有初步的意识和了解。
《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这本书里写了两只老鼠。大老鼠始终都在忙个不停:忙着翻土,忙着除草,忙着推车倒垃圾,忙着搬草莓,以至于“热得实在受不了,头也疼得嗡嗡作响”。而小老鼠呢,似乎始终都在淘气:悠闲地荡秋千,躺在车里望着天空发呆,采花穿成串,跑来跑去地找羽毛,完全置大老鼠的辛苦劳累于不顾。一直到他突然冲进花园,将一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帽子送给大老鼠...
简单温馨的小故事,既告诉孩子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也能让TA明白力所能及的劳动会给家人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