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5班5月教育知识: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善”待

作者:杨晓璇 时间:2025-05-12 点击数:

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善”待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发脾气常让家长头疼不已,父母往往不知所措。那么,怎样让发脾气的孩子冷静下来?这确实大有学问。
国外心理学家将孩子发脾气分为操作性和气质性两种类型。操作性发脾气,是孩子借此向父母索要想要的东西。比如在超市,孩子因未得到心仪玩具而倒地耍赖。气质性发脾气,则是孩子气质中的某些方面受侵犯,做出的强烈愤怒反应。像出游时行程临时改变,适应力差的孩子可能发脾气;对特定面料敏感的孩子,会因穿衣服问题爆发情绪。
面对不同类型的发脾气,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策略。对于操作性发脾气,孩子目的明确,以哭闹威胁父母满足要求。若父母一味迁就,孩子会认定发脾气是获取所求的有效方式,从而无法学会合理表达需求。此时,父母应坚定拒绝,同时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其不再执着于父母不允许的东西。
当孩子情绪激动,双手乱舞、跺脚蹦跳、出言不逊时,可采用冷处理。认真倾听孩子诉说不满与愤怒,不轻易干预,避免针锋相对。但孩子出现伤害自己、家人或毁物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并保护好孩子与自己。抓住孩子双手,严肃表明不希望其伤害他人与自己。孩子挣扎至平静后,会为自己行为懊悔,父母此时再帮其分析行为不当之处。
气质性发脾气时,孩子常无明显目的,只是表达内心不满与不安,更多是难过情绪。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温柔接纳,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同时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说出感受。若能提前预估孩子情绪,通过提前沟通,可舒缓甚至避免孩子的不良情绪。
此外,家长要反思自身行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常受家长影响,乱发脾气的孩子背后,往往能找到类似“榜样”。所以,家长在家应以身作则,克制情绪,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孩子也会逐渐学会冷静处理问题。此外,家长也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经常对别人乱发脾气。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无论好坏,都可以在家长身上看到影子。一个乱发脾气的孩子,家中一般都能找到一个“榜样”。因此,我们在家里要以身作则,用态度和行动坚定地给孩子做好榜样,学会克制自己和调节情绪,这样你的孩子也会渐渐学会如何冷静地处理问题的。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