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而言,家是这是世界上最安全最亲切的地方,家庭和谐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孩子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开始便努力的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此父母要学会经营与孩子的关系。
一、共享有效时间,保持一定距离
父母花大量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固然重要,但是有质量的共享生活更重要。父母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抽出时间特意安排一些亲子时光,美好的亲子时光不但让孩子幸福成长,更让父母当得更幸福更有意义。其实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只要父母能够把安全感与满足感在日常生活中细腻传达,孩子真的不需要我们总陪在身边。
二、给予孩子机会,甚至给予责任
家长平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包括在成长中的婴儿。孩子都是在不断地摸索与尝试中学习,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这更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自我满足感。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些责任。孩子在幼儿期对于大人做的事情是非常有好奇心的,所以平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做饭或晾衣服。
三、树立领导风范,建立家庭制度
家长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保持平等与亲密的关系,但是家长也必须建立起领导风范与日常行为准则,甚至是建立一种家庭文化。最基本的制度例如孩子在婴幼儿期建立规律的生活起居,孩子大一点,建立行为标准,例如吃饭时要讲规矩,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饭后轮流清理餐具等。
四、激发内在动力,鼓励大于批评
所有的家长都会有一种惯性思维,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就给予批评纠正,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孩子能够改正错误。其实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做得更好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需要激发,正确的肯定,表扬,甚至奖励都是激发原动力的源泉。所谓正确的表扬是指肯定孩子的行为。在表扬中我们在更多地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与品德是什么,相反,如果我们在批评与惩罚中教育孩子,事实上我们在无数次强化错误的行为与品德。
五、倾听孩子心声,学会双向交流
家长越会聆听,孩子就越愿意说出他们心中的秘密,相反,如果只是急于解决表面问题,在孩子面前显得盛气凌人,那当然什么话也套不出来了。其实聆听也是一种良好的家庭习惯,每日或每周家长抽出一些时间听孩子们讲幼儿园或学校中的事情,并参与讨论,时间久了,孩子会很开心地与你分享他们的世界。
当然交流是双向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职业与喜好都是很感兴趣的。虽然他们的阅历和理解力有限,但没有不愿意了解父母的孩子,父母只需要掌握一些交流技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