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教育知识:放下焦虑,牵手宝贝迈好入园第一步

作者: 时间:2025-09-01 点击数:

理解焦虑:孩子的哭闹是正常的“情感表达”

分离焦虑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阶段。哭闹、抗拒、发脾气,都是他们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对您的依恋。这不是“不乖”,而是需要被理解和安抚的信号。通常,大部分孩子会在1-2周内,在老师的专业引导和幼儿园有趣活动的吸引下逐渐适应。

入园前“备战”:给孩子满满的心理能量

积极“预告”幼儿园
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谈论幼儿园。“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啦,那里有好多新玩具,还有像妈妈一样爱你的老师,你会交到很多新朋友哦!” 避免使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负面暗示。

借助绘本的力量

和宝贝一起读一些关于入园的绘本,如《魔法亲亲》、《幼儿园我来啦》、《阿文的小毯子》。故事能让孩子预先了解幼儿园生活,找到情感共鸣和解决方法。

实地“侦察”,熟悉环境

如果条件允许,带孩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 看看,让他亲眼看到里面小朋友快乐游戏的样子,减少陌生感和恐惧感。

培养初步自理能力

鼓励孩子尝试自己用勺子吃饭、学习用水杯喝水、表达“我要小便/大便”的需求。这些能力的提升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

入园时“诀窍”:坚定而温柔地告别

建立告别仪式,果断离开

送园时,最忌讳“偷偷溜走”。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号:微笑地告诉他/她:“吃完午饭、睡个甜甜的觉,妈妈/爸爸一定会准时来接你。” 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一个“魔法亲亲”(亲在孩子手心,想妈妈时就贴在脸上),然后果断离开。您的信任和坚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准时接园,兑现承诺
尤其是在第一周,请务必提前或准时出现在门口。当孩子看到您真的如约而来,巨大的安全感会抵消第二次的焦虑。

入园后“支援”:家园共筑安全港

多聊开心事,少刨“伤心泥”

接孩子回家后,不要追问“今天哭了吗?”“有人欺负你吗?”。可以问一些具体、正向的问题:“今天玩了什么好玩的玩具?”“老师今天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你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引导孩子关注幼儿园里快乐的一面

与老师建立信任

相信老师的专业性,积极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作息、喜好、小名等),也及时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家园一致,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刚入园的几天,孩子可能会更粘人、情绪更脆弱。请多给他一些拥抱和陪伴,让他知道,家永远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港湾。

特别提醒:家长请先安顿好自己的心

很多时候,家长的焦虑远比孩子更重。您的犹豫、不舍和担忧,会通过微妙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请相信,放手是成长的开始。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您的从容淡定,才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强后盾。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