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午睡的问题,相信家长们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困惑或烦恼:想让孩子午睡,有时要哄上一个多小时TA才能慢慢睡着;有时越哄孩子睡觉,孩子反而精力越旺盛。孩子为什么会一边时不时打盹儿,一边拒绝睡午觉?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A养成好好午睡的习惯?睡午觉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必须的吗?
大部分5岁以下的孩子是需要午睡的,午睡可以让TA在夜里睡得更好。如果孩子中午不睡觉,晚上可能会过度兴奋或疲劳,从而影响到晚间睡眠质量。睡眠不足的孩子白天会表现得没精打采、没有胃口、情绪暴躁。不过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孩子对午睡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仍然需要午睡,有些却不用了。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午睡呢?
1.需要午睡的孩子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代表孩子需要午睡。孩子一到晚上就显得很疲劳,容易发脾气,经常在吃晚饭的时候就睡着了。孩子周末在家,每次吃完午饭就要打个盹儿。如果孩子需要午睡,但TA在幼儿园里却睡不着、不想睡,家长们可以尝试引导改变。比如,问问孩子,是不是看见别的小朋友不睡觉,孩子也想模仿呢?如果孩子在家是一个人睡觉,孩子可能不习惯在幼儿园午睡时周围有人,家长需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看看能不能给孩子调换一下小床的位置,把T孩子的床靠墙放,让他睡觉时脸对着墙,不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家长也可以多和孩子沟通,问问T他不愿意午睡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担心自己会尿床等。知道了孩子的“心结”,才能对症解决问题。
2.不需要午睡的孩子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代表她已经不需要午睡了。虽然中午没睡觉,但孩子晚上并没有表现出容易发怒、疲劳;早上起床后精力也很充沛。最近一段时间周末在家时,孩子都不用睡午觉,也不犯困。孩子已经不需要午睡,但在幼儿园里时必须要求睡午觉,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如果孩子很淘气,甚至还会在幼L园里干扰其他小朋友午睡。这时,家长需要积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并且引导教育孩子。例如,问问幼儿园老师,能不能单独辟出一个角落,让孩子安静地在那儿玩耍,告诉孩子,“吃完午饭,大家都要休息。你要是不困,可以不睡,但你不能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安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在心里给自己讲讲故事,或者回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睡午觉,还影响其他小朋友,家长最好在午饭前把孩子接回家,下午再把T她送回幼儿园。
孩子不午睡怎么办?当孩子每日的活动量达到需求量时,孩子的机体协调能力会得到发展,同时心理也会得到满足,到了中午就会想睡午觉。如果孩子的活动量不足,剩余精力将会无处发泄,表现出浮躁、注意力不集中、午觉睡不着等。因此,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还有助于孩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良好的午睡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午睡环境。例如,在睡前一小时打开卧室门窗,让新鲜空气进入;根据季节及孩子喜好调整被褥,保持被褥清洁、舒适。家长还可以拉上卧室窗帘,让室内保持柔和的光线;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孩子入眠。
睡姿关系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通常,趴着睡觉会压迫到孩子的心脏,影响血液循环,是错误的睡姿;蒙头睡则会导致孩子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作为家长,看到这些睡姿时必须及时纠正。有些孩子睡觉时喜欢吮吸手指,家长一定要帮他把手指轻轻地从口中拿出。如果过了一会儿,孩子又把手指放进小嘴里,家长平时就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吮吸手指有哪些坏处,引导孩子逐渐纠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