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并有好的人生,那它其实和习惯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如果一个孩子一路成长下来,他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方方面面都建立起来了,他就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儿童,他就会收获一个好的人生。
前阵子,上海市特级教师黄琼老师受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之邀,为家长带来了题为“科学育儿贵在专业”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黄老师强调,在婴幼儿成长与教育中,好习惯养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知道很多家长担心错过了现场聆听的机会,我们特意将讲座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整理,接下来会慢慢把学到的“干货”推送给大家。现在,一起来回顾讲座上的精彩内容吧!
习惯养成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我们常说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清洁卫生、自我保护等;学习习惯,如好奇好问、专注倾听、动手尝试等;文明习惯,如行为举止、礼貌交往、遵守规则等等。
这些习惯养成过程是有一定特点的。我们应在了解特点的基础上,对孩子的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那么,孩子在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从具体到抽象
学历越高的家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相应越强,他们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往往会发出一些抽象的指令。然而,学前阶段的孩子,让他理解抽象的概念、指令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常常毫无效果。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要到五六岁以后才慢慢地萌芽,也只是萌芽,这是孩子思维的特点。拿“礼貌”这个词为例,礼貌是个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要求孩子“要懂礼貌”,常常没有效果。如何把它演绎成孩子能理解的、能做到的具体行为呢?对,就是要把它具体化!比如去外婆家,在去之前就要跟宝宝交流:进门前要先敲门;见了外婆和家人要说“外婆外公好”“舅舅好”;外公与你说话,眼睛要看着外公说;吃饭时外婆给你吃东西要说谢谢;等等,这样具体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让“礼貌”能真正在行为中落地。
讲道理,不如先行动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3岁前,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做到理解概念性的事物,这时候父母直接给他讲道理,往往他是听不懂的。而行动,或者说直接“导之以行”是这个年龄阶段非常重要的特点,所以家长可以让宝宝先行动起来。比如,让宝宝学做一些事情:玩好后,自己把玩具放入规定的盒子里。大人对宝宝的行为给与及时的表扬与赞许,让宝宝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就能强化和刺激该行为出现的频率。这样,情感满足后再慢慢晓之以理,宝宝就比较容易接受。
喜欢重复
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好的习惯,从神经系统上说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就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进行强化,在重复和强化中成为动力定型。就如同成人,早晨起来后一定要先刷牙、洗脸,如果不做就会很别扭,这也就是无数次重复后形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你对宝宝说看好书要自己整理,要物归原处,说一遍不行,你要不断地重复,以至成为好习惯。
个体差异明显
孩子越小,差异越大。每个孩子从心理学上来说,他的神经系统特点和气质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多血质、胆汁质,有的粘液质等,这也决定了他们在建立条件反射时的快慢、稳定性、反应等也极具个性化色彩。每个孩子带着他不同的个性来,因此,在与孩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中,一定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孩子在好习惯形成中,父母的要求说1遍、2遍就可以了,而有的孩子要说无数遍,才能慢慢形成。我们做家长的,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给他提要求,给予不同的支持,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特点进行成长。
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建议
现在,我们知道了培养一个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极为重要的,也初步了解了孩子习惯形成的特点。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保持一致
一致很重要,是重要保证,就是家庭所有成员,甚至家里与幼儿园方方面面的要求要一致。在习惯养成中,大家是应该达成这种共识的。现在家庭,大多是“421综合教养模式”,即四位长辈老人加爸爸妈妈和一个宝贝。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一致性。比如说吃饭,要形成宝宝良好的习惯,建议可以做到:宝宝自己家、奶奶家、外婆家吃饭的餐具颜色、大小规格,甚至坐的椅子等都要努力一致,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看到这些餐具、椅子,自然地就自己吃了。此外,对宝宝吃饭的时间、吃的要求等,也要尽量一致,而不是在自己家宝宝自己吃,在奶奶家追着喂,在外婆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就餐习惯的。
贵在坚持
我们常说21天形成一个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贵在坚持。所以,你要他懂得礼貌,自己会收拾玩具和图书,自己吃饭睡觉,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等等,一切好习惯养成,都要坚持要求,持之以恒。
奖惩结合
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教育是有方法的。其中,奖励、鼓励是主要的方式,好孩子一定是表扬出来的。但适度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惩罚则更需要艺术。如果宝宝他很好地完成了一个要求、一个任务,就要及时给予一定奖励,他就会充满期待愿意为之努力。如果没有很好地达到要求——一定是他可行的要求,就要让他清楚行为的结果,甚至可以接受后果带来的“小小惩罚”。比如,家里可以放一块小黑板,告诉宝宝如果今天去外婆家很有礼貌,回来就能获得一颗小星星,表现不好就会抽掉一颗小星星。小星星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满足一个小愿望(买个喜欢的玩具、去公园玩一次、自己决定怎么过生日等)。这样循序渐进,就会帮助宝宝逐渐形成一个个好习惯了。
家庭教育定位和实现方法
很多成人做了父母以后,就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希望孩子必须达到怎样的发展目标。事实上,这种期待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压力,甚至事与愿违。所以,在孩子成长中,要什么、怎么要,是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要什么,我们要定位清晰。
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首要的。除了身体健康外,还有心理健康,即培养一个非常阳光、自信的,也具有抗挫能力的孩子。而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些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东西,更关注孩子学到的知识,会以为孩子学的东西越多将来越好。于是从小就让孩子记英语、背唐诗、学“奥数”等等,在知识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却常常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形成。从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展来看,早期培育孩子阳光、自信,乐于交往、社会化发展良好的健康人格,恰恰对他以后整个人生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习惯良好
习惯要好,这是终身受益的。一个孩子有了身心健康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习惯,将来才能走得更远。虽然孩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他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习惯养成上,我们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比如,养成好的作息习惯、阅读习惯、专注习惯、好奇好问习惯、动手尝试习惯等等,会让孩子一生真正受益。
各方面潜能的最大化
孩子的发展会带有他遗传上的一些特点,这是我们需要接受的。但同时,在孩子的潜能方面特别是智慧的发展,我们家长也是能有所作为的。我们能做的是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让他的各方面潜能最大化。比如,有的孩子语言能力不是很理想,没关系,语言是可以培养的。家长可以通过让他阅读绘本、讲故事、多说话交流等来影响他,通过这些活动来锻炼、开发他的语言潜能,让他实现“追赶式发展”。又如,有一些孩子,他听觉的敏感性强、节奏感很突出、音乐记忆能力比较强,也特别喜欢音乐等,那我们家长就可以在这方面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环境支持和发展机会,强化他这方面的优势,也许他的良好潜能会更鲜明地表现出来,甚至成为这方面的人才。
明确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还需要跟大家分享该如何去“要”。
敬畏规律,顺应发展
孩子越小,越要怀着敬畏之心去面对他的特点和规律,如此才知道怎么来顺应他发展,并让发展最大化。心理学家格赛尔的爬梯实验,就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实验中一对同卵双生子学习爬梯子,一人从出生后46周起爬,另一人从出生后53周起爬,做同样的训练,后者在两周以后爬梯的水平赶上了前者。实验说明,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我们要正视成熟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敬畏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我们家长有时候常常陷入一种不必要的焦虑,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急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忽略了成熟、成长、遗传等的规律性。事实上,孩子习得的很多东西,都带着个体不一样的遗传基因,带着成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因此,我们要尊重、顺应孩子的发展。
相信儿童,创造机会
在0到3岁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建立一个理念,即相信儿童,相信一个小不点他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和交往者。比如给一个2岁的孩子吃点心时,让孩子自己挑选吃什么口味的。如果孩子把豆浆弄洒了,就给孩子一块抹布,让他自己擦干净,解决问题。孩子都能独立完成这些事。
这就说明,相信儿童,我们只需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各种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方方面面的机会,孩子即可在适合他个人特点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重方法,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会模仿,你不能对孩子有要求而父母自己做不到。父母有好习惯,老师有好习惯,一定会有一个很好习惯的孩子。大人不会说谢谢,不会对人笑眯眯,不会说对不起,孩子一定不会这样。一个家庭没有阅读、学习的习惯,孩子不可能爱阅读、爱学习。
适度推动,讲究尺寸
跟大人一样,孩子也有心情。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情绪状态,甚至有时候在孩子睡觉前与后,同他互动的有效性都是不一样的效果。孩子开心的时候,你要求多一点,看他有点不高兴了,你退后一点,这样才能与孩子之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
教育是非常有艺术的,与孩子互动也是需要机智和智慧的。要重视适时、适宜、适度(尺寸问题),也要注意因人、因事、因境(对象问题)。
最后,黄琼老师提醒我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勿急勿躁,平和一点儿;勿小勿碎,大气一点;勿近勿全,看远一点。有些基本的东西抓住了,有了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这个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远!